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第八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 时间:2025-03-31 点击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同学们,当我们翻开历史的书页,每一段文字都浸染着英雄的赤诚。

李大钊在绞刑架前高呼“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赵一曼留给儿子的绝笔信字字泣血……这些革命先烈牺牲时平均年龄不足30岁,他们本可以追求个人的幸福,却选择为民族的未来慷慨赴死。

抗日战争中,少年英雄王二小将敌人引入包围圈,15岁的刘胡兰在铡刀前高呼“怕死不当共产党”,朝鲜战场上邱少云用血肉之躯捍卫战场纪律。他们不是生来无畏,而是在危难时刻选择了担当。正如诗人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英烈的故事不是尘封的往事,而是照亮未来的火炬。

在喀喇昆仑高原,陈红军、陈祥榕等戍边英雄张开双臂阻挡来犯之敌,19岁的陈祥榕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抗疫战场上,白衣战士以生命践行誓言;脱贫攻坚征程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扶贫一线。他们用行动证明:英雄从未远去,精神永远年轻。

今天的中国,嫦娥探月、蛟龙深潜、北斗组网,无数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青丝变白发。这些新时代的奋斗者,正是英雄精神最生动的延续。

站在两个百年交汇点上,历史的接力棒已交到我们手中。

当我们抱怨课业繁重时,请想想西南联大师生在防空洞里坚持授课的烽火岁月;当我们沉迷网络游戏时,请看看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年轻时如何发愤图强。自强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件小事:专注听好每堂课,真诚帮助每位同学,勇敢面对每次挫折,在科技创新、志愿服务中贡献青春力量。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们书写的每一笔,都将成为民族复兴长卷中的墨痕;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在丈量着祖国未来的高度。

同学们,清明的雨洗刷着历史的尘埃,却让英雄的光芒愈发璀璨。让我们以英烈精神为灯塔,将个人的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洪流,用知识锻造铠甲,以信念铸就长剑,少年的我们理应自强不惜!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岳王学校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45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