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岳王学校小学部教务处工作总结

作者: 时间:2024-01-24 点击数:

本学期我校教务处在校长室的领导下,根据《太仓市中小学“活力课堂”建设实施方案》和《太仓市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以“活力教育”为引领,在校“合生长”的教学理念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注重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形成良好学习品质,深入推进校课堂品牌建设;向全市教育工作总体思路靠拢,坚持“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和“两个高于”鲜明工作导向,聚力“一冲刺三提升”目标任务;在教学管理中充分调动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工作积极性,扎扎实实地作好各项常规工作。

一、本学期主要工作

(一)构建“合生长”课堂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合生长”文化的引领下,构建合生长课堂,努力从“知识课堂”转变成“生长课堂”。

1.以“合生长课堂”为着力点,促进课堂有效改革。

学期初根据市级统一安排,为更好推进市“活力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课堂为主阵地,强化课堂观察,提出了“合生长”课堂教学结构:课前自主、目标驱动、合作探究、师生交流、检测达标。

(1)备课——狠抓备课组建设

学期中各年级根据校备课组要求,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本学期不仅重点围绕“课”开展规范性研讨,在原有积累语数英学科的每周错题整理和周周练的基础上,精进修改整理积累了校本化的备课资源,引导教师人人参与,提高集体备课实效。

(2)上课——扎实开展教研组活动

各教研组在“自主探究,简约平实——构建生长课堂”的品牌建设构想下,以“教科研训一体化”为着眼点,设计好每堂课的观察量表,开展课堂研讨活动。

本学期,语文组共开设公开课10节,数学组共开设公开课9节,英语组共开设公开课7节,综合组共开设公开课12节,道德与法治组开设公开课1节,获得了组内老师的一致认可。

本学期校优秀教研组(长):综合组(潘静琰)

(3)参与、组织公开教学评比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打造校“品牌特色”,构建合生长课堂。学校每年均对外组织一次课堂展示活动,每学期部分老师均会有机会参与执教市级及市级以上公开课、评优课等活动。

①积极承办市级(集团)公开课活动。学期中,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级及联盟活动;先后邀请学科骨干及相关专家进行课堂展示、讲座与指导工作;承办市级活动《“基于‘合生长’理念的数学融贯式教学”教学研讨活动》。

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公开教学及优课评比活动。获得了以下成绩:学期中共有7人次执教市级公开课或讲座,并获得好评;4人次在太仓市市级评优课活动中获奖;8人次在太仓市学科素养竞赛中分获一、二等奖;1人获省实验管理员业务能力大赛三等奖;9人次在太仓市课程思政评比中获奖;4人次在开学第一课评比中获奖;另有13人次在太仓市各类竞赛中获奖。

③积极开展校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共有16位老师参加,其中杨静瑜、陈毅、伍梦蝶、宋建4位老师获一等奖。

(三)系列部署,落实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培养

为全面释放学生自我成长活力,发挥动力源作用,培养“乐学善思、蓬勃向上”的活力学生。让学生心理上想学,能力上能学,方法上善学,意志上坚持学,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努力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供适合的小学教育。

承接上学期的阶段性成果,继续开展常态化督导,探索品质培养之境。学校进一步明确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中的责任,本学期更新并研究制定班级学习品质培养途径,将学习常规融入校内教学督导体系中。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了“低年级校内综合督导”,专项督导新教师、新入学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生学习品质培养落实情况。另外,本学期还开展了“高年级及薄弱学科教学督导”,在调研过程中关注教师对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学生学习品质培养工作在反馈和改正中不断突破,尤其是考试学科,当堂留出5分钟时间,通过检测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减量提质,落实“双减”工作

开展“双减”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意向重大决策部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学校就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学化作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对此调整、研究和部署。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育减负增效的重要抓手,强化作业管理,把过重作业负担减下来势在必行,学校积极推进五项管理,作业管理已经形成了“作业设计”、“作业时间”、“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反馈”等方面的制度细则。做到:学科教师精确布置,备课组活动注重作业品质,教务处及时做好作业量表审核工作并反馈;六认真作业检查落在实处。

(五)全心全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本着服务学生,服务家长的原则,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继续推行学生自主弹性离校,对我校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学校前期对学生家庭情况、接送时间、服务需求进行了调研,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分年级、分层次、系统性、个性化开设课后服务课程,彰显两个“度”。一是延时课程有“广度”。二是延时守护有“温度”。

二、丰富校园活动,助学生“生长”

1.书香溢校园。

建构学校阅读文化,使阅读与语文学科紧密联系,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文化底蕴的增加创设了路径。本学期,根据太仓市课外阅读指导精神,继续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利用阅读平台开展读书活动。同时,教室图书角、班级图书漂流、图书借阅等措施确保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提升。

2.特色中发展。

特色办学,品质立校,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学校注重以“融合”的方式,将科技、书法、象棋等特色项目融入、结合到日常的教育中去。《科技智能“合”生长》特色获得太仓市三等奖,本学期在科技方面学生获奖14人次,4人次在大市级别获奖。

3. 作业显特色。

我们深知,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往往让学生感到压力和枯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在数学、语文等主要学科中进行了创意作业设计的尝试。通过精心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作业内容,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科学习动力。学期中举办1次校级特色作业评比,1次优秀作业展,广受师生好评。

三、做好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教务处切实把教育技术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逐步到位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装备效应,确保了教育技术工作健康有序进行。本学期,学校教育装备为所有教师安装了语音输入设备,确保教室内实现线上教学。

四、抓好学籍管理工作,做到及时有序上报

做好全国学籍对接工作,并及时做好插班生、转学生的学籍相关录入工作,做好不能上传学籍的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期末、期初学籍验证都顺利通过。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1. 无专职教师的综合学科带动引领欠缺,不利于各学科均衡发展。

2. 组内教研课在原有的基础上尚需不断挖掘潜力,提升组内研讨课的功效。将“科教融合”研讨课落到实处。提升听课、评课的质量,引导教师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

3.“双减”背景下,提升备课组在作业质量方面的实效,扎实做好错题整理和周周练,针对薄弱学科进行专项指导。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岳王学校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45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