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合;融合教学与科研,培育新质生产力(七个一)

作者: 时间:2024-10-23 点击数:

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提高学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20241015日,太仓市初中化学教科研活动暨太仓市初中化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第20次集中研修活动太仓市沙溪镇岳王学校开展。本次活动由项目式学习研究课题组的主持人陈益锋老师和云磊老师组织,邀请了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严乃超处长到场指导。这也是《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研究》课题开题后的第6次研讨活动。



活动议程一:理论学习与观察量表解读与分工

活动伊始,主持人岳王学校副校长陈益锋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理论学习,介绍了PBL项目的特点、导向、实施步骤等,特别是与学校文化、课堂文化的结合,为学员们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随后,根据本次课堂执教的金旭艳老师的开课主题《元素》设计的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解读与分工,要求大家分别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观察,记录自己的思考。



活动议程二:课堂观察

课题组成员、太仓市陆渡中学金旭艳老师执教《元素》一课。课堂从生活的情境——咖啡引入,以氧气制备的实验支撑概念课的事实基础,突破传统思维。以大量化学学科史料为载体,站在化学前辈们的肩膀上研究分析化学,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能力。以元素文化为内涵,从宏观到微观,从具象到抽象,直至符号等化学用语教学,运用好“宏微符”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大单元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整体学习观念。



活动议程三:分组研讨

培育站成员分成两组分别对本节课的两个方 向进行研讨,根据课堂观察量表现场制作汇报PPT,更好地反馈本堂课地教学效果。成员们通过激烈地讨论将课堂观察到的内容汇总,还分析了大家提出的一些教学改进策略。

活动议程四:交流汇报

本环节先由执教者金旭艳老师介绍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教学环节的实施及学生听课效果的反思等教学思考。



接着,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的时雨婷老师代表组内,对观察的“学科观念建构”及“课堂活动设计”两方面进行汇总,更突出总结了本堂课在这两方面的亮点,也谈了一些自己观课的小思考和小疑惑。执教的金老师、教研员云老师和其他老师一起进行了交流解惑,使课后研讨深入到思想的激烈碰撞中。



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苏嘉老师代表组内就“学科价值观”方面解读了本堂课的设计精彩之处,本堂课从生活中的物质引入分类思想,到化学中看似不相关却能找到共同点的更深层次的分类,再逐步递进,不断启发、深化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通过史料让学生体会科学发展的革命性,通过允许试错来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帮助学生学会真正的思考和学习。


最后,由课题主持人陈益锋老师总结点评了评课的整体情况,提醒大家今后的观课研讨应学会从观察量表的维度去观课和思考,带着目的去学习研究,让每一次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活动都能充分的发挥好作用,帮助大家更好的成长。学员们频频点头,收获满满。



活动议程五:专家点评

压轴环节,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严乃超处长对本次教科研活动进行了点评,肯定了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效果,同时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希望大家把这种新型的以课堂观察量表为媒介的观课模式运用到平时的教科研活动中去。发挥好这种模式的课前设计感足、观课目的性强等方面的优势。对于本节课金老师的努力也充分的给予了肯定。希望大家结合培育站课题研究的方向,抓住本节课亮点——将枯燥的概念课调动起来,形成相应的理论成果,并建议从“科学史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开展”的方向进行研究,这位为培育站成员提供了论文写作方向与课题研究方向的新思路,鼓励大家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最后,由化学教研员、课题组主持人云磊总结了本次活动,肯定了本堂课逻辑顺序上的合理性和创新性,高度契合了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具体要求,希望大家积极认真做好教学研究。鼓励大家认真参与这样的教科研探索,为太仓初中化学教师今后的教科研摸索一条适合的创新型思路。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岳王学校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45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