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教务处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在市级精神的指导下,以“四敢精神”打造“活力教育”,以教育情怀和专业精神灌注研训力量。在校“合生长”的教学理念下,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注重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形成良好学习品质,深入推进校课堂品牌建设;继续进一步理清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思路,在常规工作的方案制定、过程督查、质量评价上形成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比较系统的规章与制度;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守住质量主线,保持优质均衡,为实现太仓教育“一冲刺三提升”目标任务和铸就“活力教育”品牌贡献岳王力量。
一、本学期主要工作
(一)小初联动——组建学科工作坊
为了做好教学衔接工作,加强本校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期初,特设立岳王学校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五个学科衔接工作坊。自3月学科工作坊设立以来,每个月个工作坊都能通过理论学习、课堂研讨等方式开展活动,为中小学教师搭建了更好的学习新平台,同队同行,携手共进。
(二)课程改革——构建“合生长”课堂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合生长”文化的引领下,构建合生长课堂,努力从“知识课堂”转变成“生长课堂”。
1.以“合生长课堂”为着力点,促进课堂有效改革。
学期初根据市级统一安排,为更好推进市“活力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课堂为主阵地,强化课堂观察,实践“合生长”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科教融合为抓手,促进“合生长课堂”的成长。
(1)备课——狠抓备课组建设
学期中各年级根据校备课组要求,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本学期不仅重点围绕“课”开展规范性研讨,以“双减”精神为引领,继续积累了语数英学科的每周错题整理和周周练,积累了校本化的备课资源,引导教师人人参与,提高集体备课实效。尤其是5年内青年教师,扎实做好手写备课、手写二备反思的工作,留下了老师们精彩、扎实、创新备课资源,认真备课每一位新教师都落到了实处。
(2)上课——扎实开展教研组活动
各教研组在“自主探究,简约平实——构建生长课堂”的品牌建设构想下,以“教科研训一体化”为着眼点,设计好每堂课的观察量表,开展课堂研讨活动。
本学期,语文组共开设公开课8节,数学组共开设公开课6节,英语组共开设公开课1节,综合组共开设公开课4节,道德与法治组开设公开课1节,获得了组内老师的一致认可。
本学期校优秀教研组(长):数学组(杨静瑜)
(3)参与、组织公开教学评比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打造校“品牌特色”,构建合生长课堂。学校每年均对外组织一次课堂展示活动,每学期部分老师均会有机会参与执教市级及市级以上公开课、评优课等活动。
①积极承办市级(集团)公开课活动。学期中,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市级及集团活动;先后邀请学科骨干及相关专家进行课堂展示、讲座与指导工作。承办太仓市级活动:指向深度思维的跨学科主题活动策略研究——太仓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教融合活动,王菊老师主持并进行理论学习指导,受到好评。
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公开教学及评比活动。获得了以下成绩:学期中共有2人次执教市级公开课或讲座,并获得好评;4人次在太仓市市级评优课活动中分获奖;4人次入选“课程思政”优秀资源;另有7人次在太仓市命题、作业、评价类比赛中获奖。
③积极开展校青年教师“仙鹤杯”评优课课活动。共有17位老师参加,其中王锦艺、周诗诗、伍梦蝶、宋建4位老师获一等奖。
④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各级活动评比,潘静琰老师所带学生信息技术类比赛中多次获奖;马闻老师所带的二(2)班获太仓市整班硬笔字二等奖;周诗诗老师所带学生获苏州市软笔书写二等奖。
(三)持续落实——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品质
为全面释放学生自我成长活力,发挥动力源作用,培养“乐学善思、蓬勃向上”的活力学生。让学生心理上想学,能力上能学,方法上善学,意志上坚持学,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努力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供适合的小学教育。
承接上学期的阶段性成果,继续开展常态化督导,探索品质培养之境。学校进一步明确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中的责任,本学期更新并研究制定班级学习品质培养途径,将学习常规融入校内教学督导体系中。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了“中年级教学督导”,在调研过程中关注教师对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工作的改进情况,关注中年级学业质量问题,与相关老师一起共商教学改进策略,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关注“双减”落实情况。
(四)减量提质——落实“双减”工作
开展“双减”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意向重大决策部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学校就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学化作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对此调整、研究和部署。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育减负增效的重要抓手,强化作业管理,把过重作业负担减下来势在必行,学校积极推进五项管理,作业管理已经形成了“作业设计”、“作业时间”、“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反馈”等方面的制度细则。做到:学科教师精确布置,备课组活动注重作业品质,教务处及时做好作业量表审核工作并反馈;六认真作业检查落在实处。
(五)全心全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本着服务学生,服务家长的原则,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继续推行学生自主弹性离校,对我校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学校前期对学生家庭情况、接送时间、服务需求进行了调研,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分年级、分层次、系统性、个性化开设课后服务课程,彰显两个“度”。一是延时课程有“广度”。二是延时守护有“温度”。
二、丰富校园活动,助学生“生长”
1.书香溢校园。
建构学校阅读文化,使阅读与语文学科紧密联系,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文化底蕴的增加创设了路径。本学期,根据太仓市课外阅读指导精神,继续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利用阅读平台开展读书活动。同时,教室图书角、班级图书漂流、小蚂蚁读书吧、图书借阅等措施确保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提升。
本学期重点开展楹联进校园系列活动,校园布置增加了楹联长廊,举办了楹联书法比赛及作家进校活动,让楹联走进学生,学生共研楹联的良好氛围。
2.特色中发展。
特色办学,品质立校,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学校注重以“融合”的方式,将科技、书法、象棋等特色项目融入、结合到日常的教育中去。
三、做好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提高教育保障水平
教务处切实把教育技术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位置,在硬件建设逐步到位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装备效应,确保了教育技术工作健康有序进行。本学期,学校教育装备为所有教师安装了语音输入设备,确保教室内实现线上教学。
四、抓好学籍管理工作,做到及时有序上报
做好全国学籍对接工作,并及时做好插班生、转学生的学籍相关录入工作,做好不能上传学籍的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期末、期初学籍验证都顺利通过。一位随班就读学生每学期扎实做好融合教育辅导,关心关爱随班就读学生。
五、存在问题和不足
1. 青年教师培养工作需要加速,帮助年轻教师尽早站稳讲台。
2. 组内教研课在原有的基础上尚需不断挖掘潜力,提升组内研讨课的功效。将“科教融合”研讨课落到实处。提升听课、评课的质量,引导教师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
3. “双减”背景下,提升备课组在作业质量方面的实效,扎实做好错题整理和周周练。
4.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从良好学习习惯为抓手,以提优补差为落实点,扎实稳步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借助集团及市级力量,促教师快速成长,保学生学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