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作者: 时间:2024-01-02 点击数:

本学期以“合生长文化”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以优化教育教学为出发点,以“引领精准、研究扎实、指导专业、服务创新”为要求,扎根教育现场,实践科研与研训双融驱动依托各类科研共同体,开展协同科研;强化问题导向,创新管理策略,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与特色,使教师教得幸福,学生学得愉快。

一学期来,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专业阅读,夯实教育研究之基

树牢“理论为研究奠基”的理念,紧抓理论学习不放松。引领教师爱阅读、会阅读、乐阅读,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理论素养,为教育科研发展积聚能量。

1.在课题研究中开展主题性阅读。在课题研究的进程中开展主题性阅读,让阅读学习更聚焦、更专业。做好了学校在研课题的主题阅读:“理论先导,求真务实”是学校每个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时应有的态度,开学第一个月的常规动作就是课题组内基于研究主题的理论学习,9月份各课题组在主持人的组织引领下学习研读了《微课在小升初数学衔接中的作用分析》《以有效评价指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巧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知识结构化教学的实践策略》《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写作能力》《建立跨学科主题性学习评价机制的建议》等课题文献资料,回到课题研究的最初阶段,追根溯源,进一步厘清研究思路,确定本学期的研究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计划表,有序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在每一次的课例研究中也始终做到“理论先行”,确保每一次的课题研究都能“以理服人”。

2.在日常活动中开展广泛性阅读。首先,组织教师开展广泛的自主阅读。利用好学校订阅的办公室期刊、人大复印材料等载体,阅读各自感兴趣的书籍。学校层面2023年暑假为教师订阅了《教师研修2.0》《5C核心素养教育创新指南针》《如何设计阅读教学工作坊》等优秀教育教学类书籍,开展教师假期阅读和撰写读书心得活动,以此来激励教师阅读学习的内驱力。其次,开展好《燃荻》的理论推荐和阅读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燃荻》的理论学习与交流。再次,学校重点开展好阅读交流活动。围绕学校推荐共读书目,全体教师展开研读,并进行主题性地读书交流和沙龙活动。

二、以科教融合为亮点,探索教育科研的有效路径

科教研训一体化是教师发展的有效路径。我校秉持科教融合的理念,深入科教研训一体化的探索,形成了校本化的有效实施路径。

1.依托科研共同体,开展协同科研本学期依托教育集团科研联盟共同体、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继续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先后开展了太仓市小学科学教科研训一体化研讨,太仓市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堂协作研究共同体研讨活动,小学英语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合生长文化”赋能乡村学生九年一体发展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合生长文化”赋能乡村学生九年一体发展的实践研究,城一小集团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中期集束论证活动,秉着集团学校间合作、共商、互助、共享,发现自身问题,寻求改进策略的原则,以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的理念,以课题为载体,坚持立足教学做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教育和科研的共同引领。联合教务处,对教研、备课、课堂教学等常规活动,做出科研引领。在读书交流、专家培训、合生长讲堂、技能培训等活动中,增进教科融合性,给与教师更有实效和长效的引领。同时指导教师借助科研的方法,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3.以各级各类课题为抓手,深入推进科教研训一体化。(1)是抓实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教科室联合教务处以“合生长”课题组为平台,结合课题研究,开展好每月一次的“主题式”研究活动。老师们通过文献研读、设计课例方案、执教课题研究课和课例研讨等形式,积极参与科教研训一体化活动,用科研的方法促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本学期,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合生长文化”赋能乡村学生九年一体发展的实践研究》先后开展了“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跨学科与跨学段结合”等专题活动,通过活动开展与推进,进一步丰富“合生长”课程的架构与内涵。《“合生长文化”赋能乡村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研究》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9月:课题组成员分享了学习成果,撰写生涯指导论文;主持人开展“家校政社协同育人,赋能学生健康成长”活动;10月:组织开展“插花”体验活动,学生通过劳动实践,体验花艺工人的职业生活;11月:利用村社资源,共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12月:太仓市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孙进鹏主任为全体教师开展生涯教育引领讲座;和课题组中期汇报。1个太仓市“十四五”规划课题也深入开展了每月一次聚焦主题的课题研究,形成了多个典型课例,学期结束梳理研究成果,撰写成文,进行推广。

三、扎实过程管理,彰显教育研究之真。

秉承“求真”理念,追求“求善”之道。不断创新课题网络化管理机制,通过“月检月报”管理方式优化,抓实各级各类课题“学期汇报”,持续强化各级各类课题的过程性管理,着力提高研究本身的质量和科研创造的质量,实现管理专制(科教训融合)、研训转化(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师转变(加快专业发展)、课堂转型(提高教育质量)。

1.是全程关注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总结“月检月报”经验,不断完善课题管理方法。落实“学校——研究组——教师”研究体系及分层分级的规范管理要求,明确与规范科研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组织课题主持人和核心组成员认真学习,让大家目中有向、心中有规。开展好月检工作,及时了解学校在研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督促课题研究成员重视基于科教融合的过程性管理,提前做好成果提炼和推广,为课题中期论证做好准备。

2.是开展教育科研方法培训。2023年11月2日特邀请了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的严乃超老师来校进行有关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专题培训和论文专题培训。严老师详细解读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定义,并展示了跨学科教学系统的设计图表与整体架构,并为全体青年老师指导了论文撰写要求。

2023年12月28日,王菊主任为学校全体教师作了题为《如何撰写高质量的论文》的讲座,王老师首先强调了撰写高质量论文的重要性。认为论文是学术界交流和探索的重要方式,写好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研究水平,还能对学术界产生积极影响。随后,王菊老师以自己多年撰写论文的经验,分享了一些提高论文质量的有效方法。撰写高质量论文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她建议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进行研究,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兴趣。王老师还强调了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的重要性,鼓励老师们尽可能运用科学可靠的研究方法,以确保论文的可信度。

四、以成果提炼为契机,优化教育科研质量

积极内因外联,指导课题组成员开展成果梳理与提炼,搭建论文撰写、课题总结等培训平台,主动联系优质期刊社,向其推荐学校优秀研究成果。组织教师积极向《太仓教育》等杂志社投稿。组织教师参与省市级各类论文评活动,如行知杯、陶研杯、苏州教育学会等优秀论文评比,为教师搭建多元化成果展示平台。本学期,学校教师发表论文省市级共计9篇,教师论文获奖省市级共计12篇,其中王菊老师的论文获省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多名老师在陶研杯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通过评比与发表,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成果提炼。借助成果提炼的过程,进一步凝练学校教育科研创新路径和经验,加强宣传辐射,尽力优化成果质量。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岳王学校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450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