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4日,太仓市初中化学科教融合研讨活动暨太仓市第三期初中化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第3次集中研修活动在太仓市沙溪镇岳王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课题引领,科教一体,项目融合”。活动由太仓市沙溪镇岳王学校副校长、培育站主持人陈益锋老师主持,太仓市化学学科教研员云磊老师到场指导,培育站全体成员和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课题组的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这也是《让生活更美好:初中化学“生活本位”项目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开题后的第14次研讨活动,项目式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议程一:理论学习
项目式课题研究需要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尤其是课题组新进迎来了很多新成员。本次理论学习由培育站学员荣文中学王丽老师分享。王老师通过阅读文献,学习了有关“UbD教学理论”的相关内容。王老师结合理论同时基于对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提出了相应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教学原则主要包括合作性原则、学生本位原则以及实践性原则,教师教学要以具体的项目驱动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制订教学计划和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探究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同时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策略方面主要提出四点,包括明确项目式教学目标,科学设计项目方案;合理设计项目流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细化项目实践操作步骤,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合理开展项目评价,优化整体教学效果。

主持人陈益锋老师分发了2节课的相关《课堂观察量表》,同时给大家布置了课堂观察任务,要求大家带着任务观察课堂。
活动议程二:课堂观课
本次科教活动的课堂研究由来自太仓市沙溪第一中学的孟安老师和太仓市高新区第一中学的李姣元老师完成。孟老师执教的主题为《皮蛋中的化学——酸碱盐复习》,李老师执教的主题为《从童年趣味到未来餐桌——二氧化碳的专题复习》。两位老师不约而同选择以食物作为生活情境,体现了培育站研究课题中“生活本位”的主题。两位老师都注重从现象中提出问题并引发学生思考,并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猜想、解决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项目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孟老师以生活情境——“外国人吃皮蛋”视频为开场,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通过让学生尝皮蛋,向学生介绍皮蛋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辨证看待网络信息,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皮蛋味道“苦涩”,为什么加食醋能减弱苦涩味。整堂课以皮蛋的制作、品皮蛋之味、析废液成分、处理废液4个环节,将酸碱盐知识融入其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交流讨论揭开皮蛋制作的奥秘,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滤液成分,从化学学科角度处理废液,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环保意识。

李姣元老师以童年的“跳跳糖”作为载体,通过实验验证了跳跳糖里的科学爆炸与二氧化碳气体有关。随后,回顾制备二氧化碳的所有反应,并让学生根据生活和工业中制备跳跳糖的原料书写相应反应。李老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白砂糖的内部世界,复习有关碳单质的内容。之后,从“碳达峰”、“碳中和”的理念出发探究现有科技是如何利用二氧化碳制备淀粉,并进行定量计算训练。最后,总结利用“价类二维图”总结含碳物质的转化过程。

活动议程三:分组研讨
观课后,听课的老师们分为两组,由钱启彬、虞梓樱2位评课组长的带领下围绕孟、李两位老师的观察量表和收集到的相关师生活动片段分别进行分组评课和研讨,最终形成课堂观察报告,为稍后的集中交流做好充足准备。


活动议程四:说课评课
本次活动的说课评课环节从评课开始。2位评课组长根据组员的课堂观察制作了课堂观察PPT,从学生学的表现、教师教的行为等维度进行点评汇报,着重从“化学学科素养”和“生活本位理论”进行评课,点评了观察量表的课堂达成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随后,孟安老师和李姣元老师分别从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角度进行说课,介绍了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和预设学生达到的目标,并根据课堂表现和评课小组的建议进行自评和教学反思。


活动议程五:指导总结
太仓市初中化学教研员云磊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点评。肯定了孟安老师教学问题设计的层层递进,肯定了李姣元老师对课堂的管理能力,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明确要求年轻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要有能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每个环节之间的过渡问题要斟酌是否符合整堂课的思维逻辑。针对课堂观察,云老师强调除了观察教学内容,还应观察“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设计观察量表时应符合新课标要求。最后,云磊老师倡导培育站成员将王丽老师分享的UbD理论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根据预期效果设计合理的学习项目,驱动学生深入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培育站主持人陈益锋老师对本次活动中大家的表现表示肯定,分享的认真分享学习成果,上课的认真展示,听课的认真观察记录,整个活动大家应该得到足够的收获,希望今后的教学和研讨中能学以致用。最后,陈老师给各位培育站成员布置任务,鼓励成员们积极开展项目式学习课题研究并撰写课题论文和教学案例,积极为自己的教学发展、科研发展做出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科教学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