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 一、理论学习 1. 学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何为与可为》一文,本文紧紧围绕跨学科学习这一主题,解释了什么叫跨学科主题学习,其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他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是强化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手段,也是形成知识理解的必要环节。给上课老师提供了开展此类课程的思路,明确预期目标、提出关键问题、深入探究体验和组织有效评价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对于教师有指导意义。 2.学习了《跨学段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一文,重点学习了中学与大学之间有效的衔接教育。学校以育人方式改革,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变革,秉持“学段贯通、融合育人”的教育理念,小学也同样如此。可以从立德树人和融“四营”课堂,育“三自”之才出发,进行跨学段融合教学,更好衔接小初中学段的教学。 二、课题核心组活动 课题组成员一起学习研究了夏频频老师的课例,夏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科学课《点亮小灯泡》。研讨如下: 1.夏老师注重通过合理的引导,启发学生解决问题,教学环节设计巧,妙循序渐进,从想象到实际,从简单到复杂,同时夏老师还关心学生的人身安全,强调了用电时的注意点。 2.夏老师制定教学目标符合新课标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设计立足生活,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3.本课器材充分,准备得当,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小组合作开展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教学目标明确,实验步骤科学合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较熟练地进行操作,小组合作得到了充分发展。 5.夏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的构造,并重点关注小灯泡的发光部位,并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尝试点亮小灯泡,让孩子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 6.夏老师通过两次探索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教师围绕问题进行探索,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思考:(可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 1.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2.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预期目标的达成度。预期目标是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应该知道、理解和实践的相关内容,并能够在行为和作品中加以体现。 既然设定预期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就必须能够连接所有离散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提供运用知识和技能的空间及平台,提出关键问题并围绕关键问题组织教学活动。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在于“跨学科”,在引导学生对真实问题进行探究时,教师应预先对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梳理,形成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知识图谱,这即便于相关学科教师开展合作教学,又能够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提供参考。 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需要通过其表现来揭示,尤其是开展具有明显实践性和探究性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