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2024年2月29日岳王学校课题组成员在二楼会议室开展了一次理论学习活动,围绕本学期所要解决的研究内容,制订好本学期的研究计划。接着,课题组对跨学科学习的评价:价值定位、过程方法及模型应用进行了学习。 1跨学科学习的目标定位和关键特征 跨学科学习的提出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相关。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创新人才培养对于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跨学科学习在发展21世纪技能、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跨学科”不是简单地把学科知识拼凑在一起,而是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进行有价值的跨学科知识整合,它是问题驱动的一种跨学科。当前,教育体系依然以分科教学为主,作为补充,跨学科教育不应以知识系统性作为优先考虑,而应以问题驱动、主题的完整性、问题的真实性、项目成果的实用性、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理解作为优先考虑;因此,跨学科教育应是指向真实问题的多学科知识、方法的有意义融合。跨学科学习应具有实用性、创新性、综合性和可迁移性4个典型特征。 2跨学科学习评价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明确跨学科学习的目标定位和关键特征为跨学科学习评价指明了方向。科学合理地开展跨学科学习评价是开展高质量跨学科学习的前提,其原因在于评价具有质量核查、方向指引、反馈调控3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1)评价是落实跨学科学习目标的根本保障 (2)评价是设计高质量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引 (3)评价是构成跨学科教学改进的关键回路 3跨学科学习评价开展的方式和方法 跨学科学习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1)跨学科学习评价方式应以表现性评价为主,与纸笔考试相比,表现性评价具有更好的情境性和真实性,有利于学生创造力、批评性思维、元认知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展现。 (2)跨学科学习评价应具备基本的评价要素 高质量的评价都应具备观察、认知模型、解释3个基本要素[9]。评价就是通过认知模型,基于观察对学生所知、所能作出解释和推测的过程。 (3)跨学科学习水平划分应以跨学科认知模型为依据 跨学科理解建立的过程,经历由零散的知识(前结构)到单一学科的解决路径(单点结构),再到多条学科解决路径(多点结构),进而到多学科构成的网络结构问题解决路径(关联结构),最后形成创造性问题解决路径(拓展抽象结构)的过程。该模型与跨学科学习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相符。 思考:(可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 1. 教师对很多知识点之间缺乏连接、彼此孤立的多学科知识拼盘; 2. 学生虽然能够分别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解释特定现象,在不同学科视角上进行切换,但没有建立不同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所以,理解处于多点结构水平。 |